7月27日至8月2日,“筑梦边疆促团结,科技兴农助振兴”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一行到东兴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青春力量献沃土 科技赋能新希望
△实践团与东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共建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
在东兴市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实践团了解广西东兴农业农村发展现状,共同揭牌建立大学生社会实践基地,通过基地建设促进校企合作,拓宽实践育人渠道,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实践团成员还实地走访了东兴市庆丰设施渔业产业示范区、广西中苗农业科技有限公司种苗繁育基地等,深入了解当地水产养殖技术和产业发展情况。实践团中来自老挝的留学生欧朗感慨地谈道:“我们学习到现代农业技术的先进与创新,这对我未来的学习和研究产生深远影响。”
田间地头访民情 振兴之路共探寻
△实践团在东兴镇江那村学习咖啡种植技术。
在马路镇大旺村,实践团与村干部围坐一堂,开展“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暨校地合作座谈会,共话乡村振兴。此外,他们通过挖掘金花茶深厚的文化底蕴与自然之美,设计出富有创意的文创产品,为推动金花茶产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在东兴镇江那村咖啡种植基地,他们学习种植技术并拍摄宣传视频,用创意和智慧赋能乡村品牌焕发新活力。
科技兴农显身手 志愿服务暖人心
△实践团为村干部、村民开展稻鱼综合养殖技术培训,指导村民水产养殖技术。
为了让村民了解更多科技知识,实践团开展了稻渔综合养殖技术培训和电商直播技术培训,“一对一”的理论学习与田间地头的“面对面”教学,为乡村产业插上了互联网的翅膀。同时,实践团还为当地小学捐赠文体用品,和村民开展移风易俗知识问答等志愿服务活动,用实际行动践行社会责任。
红色基因代代传 边疆情谊永相连
△实践团在东兴镇公园社区开展国门教育活动。
在探寻中越国门的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参观了中越人民友谊公园、国门大讲堂、侨批馆,聆听革命烈士的英勇事迹,深刻感悟爱国情怀的伟大力量,大家纷纷表示要传承这份红色精神,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国家的繁荣富强贡献力量。
此次“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不仅在当地村民心中种下了希望的种子,也为东兴市的乡村振兴注入了新的活力。未来,广西农业职业技术大学乡村振兴促进团的青年们将继续用汗水浇灌希望,用科技点亮农业未来,努力在推动边疆民族地区高质量发展上展现更大作为。
来源:付玉春 邹锦青/文 马文怡 莫雪梅/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