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xchange.chiyouhuobi}} = {{exchange.duihuanhuobi}}

当前位置:首页 > 社会新闻 > 内容

走向我们的小康生活丨文化扶贫为贫困户插上“充电宝”

2020-10-20 20:05:59   来源:东兴市融媒体中心 【字体:
       在村委的会议室内,群众津津有味地听讲座;广场的国门舞台上,精彩的文艺演出赢得阵阵掌声;在东兴市内一个个文旅项目以星火燎原之势,点燃了文化扶贫之“火”……

       文化扶贫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抓手。为拔掉贫困户思想上的穷根,激发脱贫致富内生动力,东兴坚持“志智双扶”,以群众精神文化需求为导向,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将文化惠民、文化扶贫与脱贫攻坚有机结合,抓好文旅深度融合,奏响各族群众幸福生活的乐章。

       文旅融合拓宽增收路

        东兴市江平镇巫头村是以京族群众为主的自然村。说起村里近几年的变化,今年已经65岁的阮奶奶当属最有发言权的村民之一。过去,这里的村民靠海吃海,经济来源靠捕鱼、赶海为主。自开发乡村旅游后,随着环村道路、观海亭、村内壁画等一系列基础设施的完善,村里的游客越来越多,名气也越来越响。

       近几年,乘着村里发展旅游的“东风”,部分村民也开起了客栈,吃起了“旅游饭”,年收入最高可达20多万元。“现在,村民几乎都建起了新房,当上了老板,收入比过去翻了好几倍,生活也越过越红火了。” 巫头村委会主任何玲笑着说。

       近年来,东兴市深入实施旅游兴疆战略,着力挖掘京族独特文化旅游资源优势,注重以文促旅、以旅彰文,发挥文化与旅游融合的倍增效应,开发出更多满足不同游客需求的新型文化旅游产品,“文化+旅游”成为东兴市群众脱贫致富的新途径。

       歌舞演艺、特色小镇、文创开发、文化节庆……如今,东兴市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和文化演艺与旅游“宜融则融、能融尽融”,带动文化和旅游各领域、多方位、全链条深度融合,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带动贫困群众彻底甩掉穷帽,挖掉穷根。

       文化惠民增强获得感

       “村里通知有电影放映的时候,我放学都会马上写完作业,都会和我奶奶一起搬小凳子去广场上看电影。”还穿着校服的小学生笑着对记者说。

       晚上7点,在东兴市东兴镇楠木山村的文化广场上,早早就有群众三五成群拿着凳子,坐在白色的电影幕布前等待。随着电影的放映,更是有越来越多周边村组的村民闻讯赶来观看。

       公益电影下乡作为乡村文明提升工程的一部分,以文化惠民的方式极大丰富了乡村业余文化生活。该活动针对群众需求,放映影片主要以爱国主义教育、农业科技知识、农村先进典型、精神文明建设等题材为主,在唱响时代主旋律的同时,让越来越多的群众参与到公共文化生活之中,增强文化获得感、幸福感,品味生活、享受生活,不断推进东兴市农村文化建设。

       2020年,东兴市农村公益电影放映任务为42个村、社区共504场次。目前,已完成放映故事片222场,科教片149场。东兴市的文化惠民政策让大家丰富了业余生活的同时,还了解党的扶贫政策,从而激发、群众的脱贫动力,把“送文化”变“种文化”,让群众既要“富口袋”又要“富脑袋”。

       公共文化服务满足需求

       深秋时节,马路镇竹围村的农家书屋里暖意融融,有的村民在聚精会神地读书看报,有的就书籍内容在小声地讨论。书屋的书架上,整齐地摆放着种类齐全、内容丰富的图书,涵盖农业科技、时事政策、法律法规、文学艺术、少儿读物等多个方面。种养技术内容方面的书籍格外受到受到了广大农民朋友的青睐,他们可以随时来“充电”,用学到的知识转化为创收脱贫的能力。

        “我平时一有空就来这里看看书,我看的书多数是关于农业知识的,还有农民如何增收,如何致富之类的书,连法律方面的书也看。看书能丰富我的头脑,让我掌握了其它方面的知识。”平丰村村民关家义说。

       这是东兴市持续完善公共文化基础设施建设的一个缩影。近年来,东兴市根据群众对文化生活的需求,不断加大对公共图书室、文化室、文化大院等公共文化设施的投入。“公共文化服务圈”正在东兴市各地逐步形成,越来越多的人享受到公共文化服务的和煦阳光。

举报